2021年12月,《史志学刊》第6期(总第42期)出版。本期共刊发8篇论文。封面设置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刊发了《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大力学习和弘扬刘胡兰精神》和《刘胡兰精神的时代意蕴》两篇文章,其中《刘胡兰精神的时代意蕴》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薛平撰写,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规划课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探析”基金项目。
“历史研究”栏目刊发了2篇论文。《吕布及吕布池考述——兼谈九原、定襄》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书吉撰写。论文对九原、定襄的渊源、迁移、传承等关系作细致的考证和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此为出发点,对吕布及吕布池展开讨论。与此同时,通过对东汉、三国初的董卓之乱,奉天子令诸侯两个时期的历史活动的考察,从而为吕布作出较为确当、公允的评价。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李常宝和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谢文静撰写的《晚清和民国时期马铃薯在山西的引种与推广》一文,探讨了马铃薯在山西育种、推广和改良的途径与方法,对当代山西农业育种、推广等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具有资鉴意义。
“年鉴精品研究”栏目刊发了2篇论文,分别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处处长、副研究员刘永强撰写的《关于中国精品年鉴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和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年鉴工作处编辑林忠玉撰写的《年鉴精品工程价值初探——以福建省为例》。年鉴精品工程的实施,强化了年鉴作为资政文献属性的价值,实现了方志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地方志事业格局的开拓,提供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和发展。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围绕年鉴精品工程建设进行了论述,为年鉴精品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区域史研究”栏目刊发了2篇论文。《从分家书看清代山西商人家庭的分家习惯》一文作者为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殷俊玲和历史系在读硕士研究生薛吏婷,文章以《晋商史料集成》中清代山西商人家庭的分家书为中心,讨论商人家庭分家的缘由、家产分割的程式、内容以及分家书的确立过程。通过研究分家书,了解清代山西商人家庭的分家过程,透视民间社会经济生活和民俗习惯。太原科技大学马克思学院讲师冉晓虹撰写的《新中国成立初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以1952年山西省创建的五所技校为例》,归纳整理山西五所中等技术学校产教融合的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措施,分析总结办学成功的深层原因,为现今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史志学刊》前身可追溯至创刊1980年的《山西地方志通讯》,曾改名为《山西地方志》《沧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是国家认定的以“史”“志”为专业特色的学术期刊。
(来源:史志山西微信公众号)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