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古时期地方文献兴盛的几个问题
刘跃进
提 要:文章以汉魏六朝时期地方文献编修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这个时期地方文献的三类型,深入探讨了地方文献在这个时期兴盛的原因以及图书收藏对地方文献整理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最后指出,随着唐代大一统中央集权时代的到来,各地图书文献逐渐集中起来,这就为历代文献的集中整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与此同时,地方文献的修撰、流传等又相对式微,这种文化现象值得关注。
关键词:中古时期 地方文献 汉魏六朝 方志 行记 杂传
新时代志书编修三题
李红岩
夯实基础,加强方志学学科建设
蒲 霞
地方志资源对高校产学研发展的积极意义和实践路径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董 馨
宋代方志中的寺观书写
薛艳伟
提 要:寺观门是我国古代方志中以记载佛寺和道观为主的一个重要类目。宋代作为我国方志的定型阶段,寺观在宋代方志中的体例和内容基本定型。宋代方志中对寺观的书写体例主要有平列体、纲目体和纪传体三种类型。宋代方志中对寺观的书写内容比较丰富,包罗万象。宋代方志中寺观的书写表现为寺多观少、内容详略不一、考订精确等特点。宋代修志者设立寺观门的原因是,佛道二教发展旺盛,寺观在宋代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寺观已经成为当时方志编纂者不可忽视的事物。
关键词:宋代 方志 寺观 书写 体例
方志中金石类的设置与演变
陈灿彬
提 要:宋前文献中,碑刻碑文的利用和归类隐含了方志中金石类编纂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引碑证地的考据传统,一个是金石文字的编集传统。宋代方志多设有“碑碣”一门,其设置时间最早可上推到大中祥符三年(1010),而真正冠以“金石”之名,且做到名实相副,则要晚至清代。明代方志普遍将金石文字纳入艺文志中,体现了金石文字的编集传统,却中断了宋元的考据传统。清代学者受到金石学研究风气的影响,重新确立方志中金石类的独立地位,并引入录文兼考证的编写体例,体现出清代方志金石类的新变化。
关键词:方志 金石志 艺文志 编纂体例 章学诚
论范成大《吴郡志》与郑虎臣《吴都文粹》之关系
——一个从地志“变身”文集的典型个案
谷维佳
提 要:宋郑虎臣《吴都文粹》乃全然“刺取”范成大《吴郡志》中诗文而成。然二者一为文集,属集部;一为地志,属史部,不仅性质分类截然不同,也很难从题目中直接看出二者实质上的内在关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模糊,参照文本错位,直接引发了《四库提要辨证》的反驳和指摘。从地志类的《吴地记》《吴郡志》到文集类的《吴都文粹》《吴都文粹续集》,自然生成了一条地志“变身”文集的文学生态链。这些诗文虽然是由范成大所采集,但是却附录于地理志中。因为打破了地志和文集之间的“壁垒”,完成了二者之间的“切割”,归还了文学该有的独立性和地位,因此只是做了转录和更名工作的郑虎臣,却借此得以在文学史上占得一席之地,而其“成功”也不可复制,只能作为实际文学样态中的一个特殊案例。
关键词:郑虎臣 《吴都文粹》 范成大 《吴郡志》 《吴都文粹续集》
方志所载唐文考辨二题
王建勇
提 要:借助史传、碑志的记载以及对相关词语始见年代的判断,可以确定光绪《奉化县志》所载以及今浙江省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所藏题为唐李泌撰《辅顺庙碑》本系元人伪托之作。同时,利用纂修时间更早的康熙《高淳县志》、乾隆《镇江府志》等,不仅可以证实《全唐文补编》所收南唐刘撰《净行寺记》并非完篇,而且考辨出该说存在的三处错误。
关键词:光绪《奉化县志》 李泌 《辅顺庙碑》 《全唐文补编》 刘
“沙县”县名始置年份考
薛亚玲 华林甫
提 要:沙县作为千年古县,始置年份目前存在若干不同说法。因无严肃的考证支撑,没有定论,至于“沙县”一名到底使用了多少年,也无从确定。因此,系统梳理历史资料,严密考证沙县的始置年份,既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意义。“隋开皇元年改沙县”是目前较普遍的说法,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应是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书籍,而经笔者考证,这一说法缺乏史料依据。笔者认为,“沙县”应始置于唐武德四年(621),至今业已存在了1400年,因此入列“千年古县”名副其实。
关键词:沙村县 沙县 始置年份 千年古县
“雁门关东陉说”辨误及相关问题
续 楠 王 海
提 要:“雁门关”于魏晋北朝时期始见史乘,置于“句注”“陉岭”之上,与文献中之“西陉”相应,位于今山西代县雁门关镇白草口村。今代县雁门关镇雁门关村,乃明代以降“雁门关”所在,不少学者认为唐代“东陉关”为其前身,或称“雁门关东陉说”。《通典》云:“雁门郡南三十里有东陉关。”由句注“山形勾转”的自然地理形势,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开东陉”的军事交通地理来考量,杜佑的记述无误,《中国历史地图集》标定的唐“东陉关”很可能位于今代县东南峪口乡,“雁门关东陉说”或可商榷。
关键词:雁门关 句注 东陉关
1949年前来华留学发展史钩沉
——基于史、志、传的资料
王昕生
提 要:“留学”一词借用于日语,最初是指倾慕中国文化的日本青年跟随遣唐使来华求学。来华留学古已有之,中国最早的、成规模的来华留学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本文通过历代史、志、传中的资料,梳理来华留学的发展历史,将1949年以前来华留学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周边国家广泛来华学习先进知识和经验的“儒学时代”,与亚洲国家学生学者相互切磋、欧美传教士参与中国研究的“传教士汉学时代”和各国学生学者共同研究中国的“专业汉学时代”,并探究不同时代来华留学生的流动、认同和融入的特征。
关键词:来华留学史 留学生 汉学
台湾省行政区划的研议及光复初期的实施
褚静涛
提 要:1885年台湾建省。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侵占台湾,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发表。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省政府制度,台湾调查委员会致力于规划收复台湾,设计台湾省行政区划为省、县市、乡镇制。基于人口和面积,台籍志士林忠建议,将1920年以来台湾总督府管辖下的5州3厅改为30县。这个方案又被改为24县。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国民政府恢复对台湾省行使主权。为维持社会稳定和接收顺利,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改5州3厅为8县。考虑到5县的人口较多,新增区一级,形成省、县市、区、乡镇体制。这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和实施治权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台湾省 行政区划 台湾光复
清代“埠头”群体的衍变
李 坚
提 要:埠头是活跃于清代内陆水域的基层航运群体,与明代负责在码头代雇船只的“埠头”具有一定的承继关系。随着清代内河雇船业与保甲制的结合,埠头群体也发生了衍变,在清代内河水域治理、维持航运治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内河雇船方面,包办了官办及民办的船务,而在个别商贸繁盛的地区,雇船业为船行所取代;在内河航运方面,参与码头治安、船只监管等事务。与船户的关系,既有利益的纠葛,也有保甲的羁绊。
关键词:埠头 船行 埠保 水域
浴火“难”生:全面抗战时期浙江的省志编纂
吕克军
提 要:全面抗战时期,为振奋民族精神,余绍宋等文化精英秉承“文化复仇”意识,提议并主持重修《浙江通志》;在抗战相持阶段,设立了浙江省通志馆,以科学修志理论指导,在体例、方法、内容上多有创新;《浙江通志》计划分4期于8年内修成,因抗战时期条件不谐进展缓慢;通志馆在抗战胜利之时返回杭州,却因国民党政权穷兵黩武而编纂失败;抗战时期重修浙江省志的经验教训可为新时期省志编纂之镜鉴,方志编纂应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抗日战争 浙江 省志 文化复仇
往事回味
欧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