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南通年鉴(2021)》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精品年鉴。近日,依据《江苏省公务员及时奖励办法(试行)》,经南通市委组织部门审核同意,年鉴工作成绩显著的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获及时奖励,荣立集体三等功,《南通年鉴(2021)》5名编纂人员分别获记个人三等功和嘉奖。
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共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始终把提升年鉴编纂质量作为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大局,聚焦南通发展经验,记录南通持续追赶超越、深化跨江融合、促进生态文明等方面创造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存史、育人、资政与展示宣传南通的作用。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把准精品创建“风向标”。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精品年鉴创建工作,将其列入对市地方志办公室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专题调研市地方志工作,对创建精品年鉴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相关要求。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南通年鉴(2021)〉编纂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明确中国精品年鉴创建要求。市地方志办公室主要领导“挂帅出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具体抓,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成立精品年鉴项目组,负责大纲的起草制订,稿件的征集编辑,出版印刷事宜的协调,封面彩页的设计,稿件的统稿、汇总,历次专家意见的整理,经验做法的梳理等。安排精品年鉴创建专项经费,足额保证工作经费及编审、出版、印刷费用,确保精品年鉴编纂、评审等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队伍建设扎实,打造精品创建“强引擎”。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聚焦年鉴工作者能力提升,以“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夯实大局意识、使命意识、精品意识等“九个意识”,努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结合精品年鉴创建,着力培养“四会年鉴人”,即会起草大纲、会编辑文字图片、会统稿、会组织配套活动。通过岗位练兵、网络培训、年鉴评审、精品品读、撰写论文、业务交流等,加强年鉴编纂人才梯队建设。组织开展“志通江海我来讲”业务竞赛,激励编纂人员提高自身编纂业务能力。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全市年鉴供稿人撰写品读文章20余篇,提升年鉴编纂理论水平。以表彰促激励,在全市范围开展先进承编单位和优秀撰稿人综合评选,表扬、奖励先进承编单位10家、优秀撰稿人50人。
三是框架设置科学,构建精品创建“主心骨”。《南通年鉴(2021)》框架设置彰显年度特点,收录南通年度发展进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南通与西部扶贫协作”“数说十三五”“年度视点”“最美逆行者”等图片,记录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破万亿的重要成就。设置“跨江融合”“跨江融合发展”“江海联动开发”类目,全面反映南通市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接轨上海的工作实绩。“新兴服务业”收录“二手车流通行业、公证服务业、会计服务业、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业、资产评估服务业”等反映行业业态方面内容。与时代同步、与发展齐行,全面、翔实地记述南通市“强富高美”的现代化建设历程。
四是夯实精品意识,守牢精品创建“生命线”。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始终将精品意识贯穿年鉴编纂的全过程,着力打造让人民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年鉴。坚持为党立言,践行编鉴宗旨,贯彻落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以及《补充规定》有关要求,确保年鉴内容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准确。字斟句酌、逐条逐项将中指办、省志办等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建议落实到位。在精品年鉴项目组内部校对的基础上,举全办之力组织单位业务骨干开展两轮图文纸质校对,同时利用黑马校对软件,开展全篇电子校对,确保不出差错。对涉及重点行业、民生实事、年度大事要事的部门,精品年鉴项目组主动上门与供稿人对接沟通交流,打磨稿件,确保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准确无误。
五是坚持开门编鉴,凝聚精品创建“大合力”。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坚定扛起“留住历史记忆,定格时代光彩”的使命任务,强化开门编鉴,借助多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精品创建的强大合力。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多元化、多渠道收集资料。通过查阅全市党代会报告、市委全委会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市政府领导讲话、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文件等重要文献以及部门官方网站、南通信息快报等,收集、整理有价值的资料,高质量编纂富有江海特色的条目。深入1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现场调研,征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借助新兴媒体,组建工作交流群,建立健全“双明确、双返稿、100%审核”联络推进机制,与150余家供稿单位保持密切沟通,凝聚合力,通力合作,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创精品。
(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