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2016
冀祥德在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016-09-13【打印】

在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01695日)

冀祥德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第六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在“黄河之都”兰州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学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方志专家、学者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给予本届学术年会以大力支持的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西北师范大学领导,以及为承办这次会议付出艰辛劳动的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学会重点打造的一个品牌性学术会议。本届年会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地方志创新”,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源优势,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为“一带一路”国家重要战略提供智力支持。此次会议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承办,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协办。

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开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影响十分深远。今年8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时也强调,要切实推进舆论宣传,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实实在在成果,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建设。因此本届地方志学术年会就是要围绕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地方志工作的创新。

20158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地方志工作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的具体要求,能否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在今后这几年,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是地方志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旧志整理工作、方志理论研究、方志学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任务,都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地方志学术研究水平,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方志文化的影响力。

方志学与其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样,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地方志学者也要有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地方志学术研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地方志作为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编修传统绵延数千年不断。历朝历代留存的方志达8000余种,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编修的省市县三级志书近7800种、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达16000部、部门志行业志22000余部、专业年鉴近7200部、山水名胜志和乡镇村志近5000部,整理出版了历代方志近2500种和大量的地情书,内容极为丰富,覆盖了“一带一路”建设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地方志工作者要发挥能动性,主动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和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服务。

第二,地方志学术研究要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及永恒魅力,推动方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独特作用。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地方志是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化载体。地方志的发展经历了从雏形到发展,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志记录了各地独具特色的社会状况,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连续性、资料性的特征。卷帙浩繁的地方志资源是成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地情资源。这一文化现象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历史传承,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而且将来它的影响力还会不断地扩大,方志存史的传统不仅属于中国,同样也应该属于世界。现在世界各地一些重要的图书收藏机构和研究机构,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地方志,地方志作为介绍中国国情,宣传中国文化的媒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地方志学术研究更要为志鉴编纂实践服务,积极利用现有研究成果指导地方志、年鉴的编纂、利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地方志学术研究必须要沉下心来,有意识地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成地方志编修实践的工作指南。理论研究如果只是空对空,脱离工作实践,那就是无用的空谈,研究的价值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为实践服务是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建设方志学学科的主要目标和依归。

第四,地方志学术研究要开拓视野,提升水平,加强与学术界与海内外相关机构的广泛交流。

一直以来,方志界的研究者囿于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视野,与海内外学术机构和学者的交流不够,这既影响了我们自身学术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扩大方志学研究和方志学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方志文化的推广与弘扬。方志人“修志问道,直笔著史”,固然要有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问学态度,但也要有与人学习切磋的意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只顾低头闭门造车,自娱自乐的学术研究终究上不了台面。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就是给全国的方志工作者和学术界搭建了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砥砺,让学术界更加了解我们的新方志工作,也让方志界在与学术界的交流中真正把握住地方志工作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本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学会第一次与高校合作,这也是我们在工作模式上的一种尝试和创新,这也符合我们希望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和推动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目标。地方志工作想要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与会嘉宾的莅临,感谢承办方和协办方的辛苦工作,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清代兰州学者江得符有诗句说:“我忆兰州好,秋天景最多。”时逢金秋,祝大家在兰州有所得,有所获。谢谢大家!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国家方志馆)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