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志书 > 志书选介
山西旧志选介:清同治《榆次县志》
2021-11-02【打印】

  【清·同治】榆次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俞世铨、陶良骏修,王平格、王序宾纂。

  同治元年(1862)修,同治二年(1863)刻本。另有光绪十一年重印本。山西省图书馆藏本为光绪重印本,为一函十册,其中前八册为同治志,计约220页。牌记“同治元年重修,榆次县志,凤鸣书院藏板”,其版式为半页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黑鱼尾,四周双边,书口题“榆次县志”,版心题卷数、卷名及页数。

  一、全球馆藏及整理情况

  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等五十余馆,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山口大学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亦有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数据库收录该志,但未见首一卷,并缺王序宾跋语。影印本有1968年2月台湾学生书局《新修方志丛刊》本,2005年凤凰出版社《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本(第16册收录)。2017年12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天一阁藏历代方志汇刊》本(第41—42册收录),2020年9月三晋出版社(晋中市榆次区史志研究室编)仿古线装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二、编修者生平

  该志纂修姓氏列即补直隶州知州、知榆次县事俞世铨,同知衔署理榆次县事陶良骏为总纂,儒学教谕李律、儒学训导侯理国为订正,典史钱国均为参订,陕西即用知县改授泽州府教授王平格、河南署内乡县知县王序宾为编辑,郭大镛等5人为经理,举人郭之苞等6人为校对,举人白乾德、张凤翔、王豹男等28人为采访,拔贡生赵贡金等6人为缮书,邑增生王燮为绘图,大挑教谕毕维垣、武举人许凤章等5人为募资,邑人张玠、栗树镐2人为督刊。

  俞世铨,号信卿。江苏吴县人。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进士,咸丰十年(1860)任榆次县知县,同治二年(1863)调任阳曲知县。

  陶良骏,字筠笙。浙江会稽人。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1849)举人,同治二年(1863)署理榆次县事。累官太原知府。民国《绍兴县志资料》有传。

  王平格(1802-1873),字仲坦,号杏邻。榆次西长寿村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进士,官泽州府(今晋城)教授。曾在祁县、太谷两地书院讲学近三十年,培养人才众多,著《杏邻集》《古文制艺》《古近体诗》等。光绪《榆次县续志》卷2、民国《榆次县志》卷17、1996年版《榆次市志》有传。

  王序宾,字敬侯,号相圃。榆次东聂村人。与王平格同科进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己酉科乡试同考官、署南阳府内乡县事,后因丁内艰离任。守丧期满后不再为官,主讲祁县昭余书院,著《相圃文集》《论语俗说》等。光绪《榆次县续志》卷2、民国《榆次县志》卷17有其传。

  三、编修始末

  咸丰十年(1860),俞世铨“下车伊始,亟思披览载籍,以为兴利除弊之本,因取钱君数峰(钱之青)旧修志书读之”,知其“自乾隆戊辰(十三年)以后,迄今百余年矣,(期间)政事互有废兴,风俗递为沿革,与夫忠臣、孝子、义士、节妇之事,实足以彪炳史乘者,不为之荟萃成编,恐日久湮没弗传,后世何由考证?”,遂“于壬戌(同治元年)之春,邑绅士建议续修,乃属笔于教授王君仲坦(王平格)、大令王君相圃(王序宾),而诸君子博采旁搜,共襄其事”,至“冬季始克脱稿”(见凡例),同治二年(1863)付梓印行。

  四、县志内容

  是志编次,卷首同治二年(1863)前知县李崇蟠序、前知县俞世铨序,旧序6篇(褚鈇序、张国儒序、刘星序、周景柱序、钱之青序,钱续志序),旧志纂修姓氏,修志姓氏,捐资姓氏,绘图目录,列图10幅(县境图、县城图、县治图、学宫图、凤鸣书院图、罕山图、洞涡图、涧河图、洞涡渠图、涧河渠图),榆次县志发凡16则,目录;卷一地理(建置、星野、疆域、形胜),山川(桥梁衢路附);卷二城池(驿城堡寨附),公署(公所舍宇仓庾、坊表附、都里附);卷三学校(书院义学附),坛庙(寺观附);卷四封爵,职官(宦迹附);卷五选举(征辟、孝廉方正附),例仕;卷六田赋(户口丁则附、驿站马匹附、积储附),河渠(堤堰附);卷七风俗,古迹(塚墓附);卷八人物传上(才品);卷九人物传下(孝友、义行、文学、武略、隐逸、侨寓、仙释);卷十至卷十一列女传;卷十二至卷十四艺文;卷十五兵事,物产;卷十六祥异,杂志。志末为王平格后序,王序宾跋语。

  五、文献价值

  是志为重修,记事上起三代,下迄清同治二年。全书体例、分类基本承袭旧志,略为更改,以类增续新事。凡例云:“钱志分门二十,……门类仍旧,惟宦迹附于职官,以昭画一。事考改为兵事,以便醒目。更添例仕一门,以见立贤无方,不限资格之意。间有先后易置者,亦权其本末重轻,以为次叙,若当附载者,则以类附焉”,又云“河渠为民利所关,亦争端所系。其开塞之始末,灌溉之多寡,与夫用水之次第、分数,悉遵前志。内有文辞浑含者,兹详加考核,疏释明晰,使人易晓,非敢于形势次第有所改易也。其新开重浚于乾隆十五年以后者,谨为续入。”云:“前志遵史例,先志后传,故先艺文而后人物。兹不拘史体而列人物于艺文之先,庶德本文末轻重攸分。至艺文,惟取其与县事比切,若奏疏书札,有关国计民生者,间亦选入,非是不敢泛及。”瞿宣颖《方志考稿(甲集)》评此志“大抵依钱志之旧,而人物则复为分立门目焉”。

  (晋中市史志研究室)

COPYRIGHT © WWW.DIFANGZHI.CN

京ICP备08002157号-7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272号

方志中国微信

TOP

导航展开